中國時報【許素惠╱雲林報導】
涉嫌性侵國二女生並勒斃棄屍的林國政,一審法官以他手段凶殘,惡性重大,且辯毫無悔意,企圖脫逃,判處死刑;被害家屬認為死刑判決重拾人民對司法信心,但林嫌竟高喊「司法不公」;此外,葉爸也對國賠案遭駁回表達強烈不滿,認為雲林縣府根本在耍他。
葉家親友在宣判前就守候在法庭前,一見林國政從警備車下來,便大罵「畜牲、垃圾」,並爭著追打,林面無表情,葉母哭訴美滿家庭全被林給毀了。
這件今年度最受矚目的性侵案件昨日下午宣判,雲林地方法院合議庭認為林國政為滿足私慾,毫不顧及葉姓女童與其僅初次見面,就將她性侵殺害,犯罪手段甚為凶殘,惡性重大,已經侵犯最根本、最高的生命價值。
雲林地院發言人黃一馨庭長指出,林國政犯後毫無悔改之心,另有多項妨害性自主前科,在獄中執行、教誨十多年,出獄未久又犯案,審理期間,還企圖脫逃;經醫師鑑定診斷出林具有反社會性人格,無法以醫學上的治療處理。其次現行法規並不存在「不可假釋之無期徒刑」或其他可有效防止被告再犯的制度,有與社會永久隔離的必要。
葉家親友對判決感到欣慰,葉父說,終於還家屬一個公道,也重拾一點人民對司法的信心,但是被害家屬的痛,是永遠無法撫平的。
宣判結束,法警押解林步出法庭,民眾再度追打,不料,林竟喊冤「司法不公」,令在場所有人甚感不恥。
葉女今年三月十三日騎腳踏車向同學借書,有性侵前科的林國政趁機搭訕,將葉女帶回住家性侵後殺害,棄屍於新虎尾溪南岸。
葉父對國賠案遭駁回相當不滿,認為縣長蘇治芬指示林內鄉長邱世文協助申請,縣府卻又駁回,還政治操弄、百般敷衍,根本就是「莊孝維」。
副縣長施克和說,縣府協助家屬申請國賠是站在法務服務角度,能否成案得由國賠審查委員會審查。根據監察院報告,此案缺失的權責機關還有法務部矯正司和台中監獄,家屬可以再度並同時對三機關請求國賠,如此更能釐清權責,成案可能性較高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看到這則新聞之後
我發現當事情「不順於己」的時候,人很容易就去對事情有所仇恨,總之就是討厭那些來源
就像是被告對司法,受害人父親對政府機構,親人對被告,
很多時候喔~我們都會對不順的"點"進行謾罵、怪罪於那個點
但是,當我們開始這樣做的時候
把人生中的不順推給旁物
事實上並沒有解決問題,而是純粹為"不順心"找一個出口發洩,有時候甚至是"理由"或"藉口"
但是不管怎麼樣,這些怪罪謾罵也都不會解決問題
甚至連找不找的到問題根本都不一定
其實,事情順與不順,既然是發生在己身身上,必定與己身有關聯
當問題發生的時候,自己身上也通常都會有問題
然而,很多時候,只要出了問題,我們就會從旁邊抓一個藉口過來掩蓋過去
或是把比較凸顯的問題給帶出來
完全忽略了自己本身可能有的任何問題
在經過這些言語上的謾罵、怪罪之後,不管是真的或是假的
事實上會因而找不到自己的問題
因為當有了"是別人的問題"這種心態之後
我們就會越來越少往自己身上看,欸?自己是否真的有問題?
今天不管事情發生是真的或假的
可以確定的是這些言語上的謾罵並沒有解決問題本身
而既然這些東西並不會解決問題
為什麼我們還要繼續此行為呢?
給自己心裡找出口、發洩情緒、等等行為都是無經思考的結果
其實,在問題發生的時候,在進行說論別處之前
不如坐下來,冷靜,看看自己,是不是有哪一部份可以預防這問題的發生
是哪一部份在這整件事情當中,包括問題的發生點和使問題發生累積小細節等等
是哪一部分自己沒有做到的? 可以做得更好的?
慢慢的,學會審思,事情的發生不會是突然的,絕對是有來源的,是累積起來的
也因此,問題要慢慢的往源頭找,找出是哪裡開始出問題
哪幾次是自己可以改過、防止問題發生,這樣子才能夠自己學到教訓,學到東西
以避免下一次同樣的事情又發生了!
問題發生,要回頭看發生前的所有連貫點,找出自己的問題,才能夠避免同樣的事情再度發生。